還有幾天,2014年便畫上句點。回顧這一年來的職場事件可謂層出不窮,隨著大批職業資格被取消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清理”了不少職場亂象。這一年,還是風云變幻的一年,跨界、整合、互聯網思維等關鍵詞在各行業領域頻頻展現,創業熱潮、投融資市場更是熱火朝天,在各項利好政策的驅使下,求職市場的格局在悄然改變,隨著民營企業運營的風生水起,上市公司接踵而至,職場優秀的“小伙伴們”更是一反外企高大上的職位傾向,紛紛走進民營企業甚至是靠譜的創業公司……
外企運營不佳,民營企業屢現挖人潮?;ヂ摼W創業更是熱火朝天;跨界成了職場最熱門的點擊詞匯;證書滿天飛的時代逐漸終結……人才成為各行業年終職場盤點關鍵詞,因為只有人才才是各行業發展的根源。
事件1:大批職業資格被取消,證書亂象將改變
今年8月,國家取消11項職業資格,分別為:房地產經紀人、注冊稅務師、質量專業技術人員、土地登記代理人、礦業權評估師、國際商務專業人員、注冊資產評估師、企業法律顧問、建筑業企業項目經理、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員和品牌管理師。
據了解,取消的房地產經紀人、注冊稅務師、土地登記代理人、礦業權評估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5項準入類職業資格,調整為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調整為水平評價類的職業資格不再實行執業準入控制,職業資格證書不與從事相關職業強制掛鉤;對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再實行注冊管理。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取消后,國家將結合工程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研究建立質量工程技術人員新的人才評價制度,原有職業資格可繼續作為聘任工程系列質量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企業法律顧問職業資格取消后,將統籌研究完善企業法律顧問人員的評價辦法,原有職業資格可繼續作為企業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
11月份,國家繼續加大力度清理職業資格許可,再次取消一批職業資格。國務院正式發文,取消和下放58項行政審批項目,取消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取消19項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將82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調整或明確為后置審批。其中,曾被譽為最貴職業資格證書的保薦代表人資格許可被正式取消。
據了解,保薦代表人資格一直被投行視為年薪百萬的敲門磚。由于考試難度大,對從業經歷要求嚴格等,曾被譽為是最難、最值錢的職業資格考試。業界專家表示,證券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固然重要,但用證書、執業資質衡量并不一定科學。事實上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已經有與保薦代表人資格重復。此次,取消保薦代表人資格許可,對于行業進一步市場化、優勝劣汰一定會有巨大推動作用。也有投行人士提醒,此次文件的出臺并非保代制度的猝變,事實上最近證券業協會出臺的一些文件也顯示了保薦制度對準入門檻降低,逐步與注冊制接軌的漸變過程。今年10月1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保薦代表人管理的通知》,從報考條件、考試科目、內容大綱等方面對于保代考試進行了調整,在新的考 試政策推動下,預計今年12月考試的報考人數和通過率將大幅提高。
據人社部門專家介紹,對職業資格取消之后,證書是否繼續有效,過渡辦法正在研究之中。對某些特殊行業實行職業準入是必要的。如果連普通人都能適應的行業,就不需要設置職業準入。職業準入過多過嚴,就可能成為某些行業發展的障礙,還可能剝奪勞動者的權利,甚至影響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但目前存在職業準入資格設置過多過濫的現象,“上崗證”也多如牛毛?,F有的職業資格證書取消之后,將由市場進行調節,實現優勝劣汰,而不是憑一本證書就能勝出的。可以說,淪為廢紙,也是一種進步。
據悉,下一步對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到明年將基本完成取消職業資格許可事項的工作,職業資格考試太多、證書太亂的現象有望改變。
事件2:公務員考試遇冷,“鐵飯碗”不再
11月30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科目筆試舉行,共有12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計劃招錄2.2萬余人。據統計,本次考試共有141萬人通過資格審查,105萬人網上繳費確認,實際參考人數約90萬人,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為40:1??间洷葎摻陙硇碌?。去年以來,不僅是全國公務員考試,還有許多省份組織的公務員考試,考錄比例都呈下降趨勢。
事實上,數字的下降,折射出公務員考錄趨勢走向已悄然變化。從這次官方公布的職位信息來看,職位設置更加科學合理,今年招錄機關對招考職位的描述更加具體?!皸l件艱苦、經常出差”等字眼開始頻繁出現在職位信息的詳細描述中。同時,資格條件的設置更加詳細,大部分職位明確描述了工作地點、戶籍政策、工作性質、工作環境等,這些翔實的考錄說明,有助于減少考生的盲目選擇,可以有效引導考生的報考取向。
當然,報不報、怎么報的關鍵在于考生本人。這幾年,隨著公務員的職業分析愈加深入,社會及考生對公務員職業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清醒的認識,跟風報名者逐年減少。
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下降,其原因倒不是公務員崗位隱性福利減少,吸引力下降,而在于考錄科學化程度的提高。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曾發現,前些年,有些地方公務員考試過于強調降低門檻、減少條件限制,導致部分崗位招錄過程中呈現出“人崗不匹配”現象,有些人甚至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適應崗位需要。因此,今年以來,公務員考試職位設置條件進一步細化,對專業要求和崗位工作性質的描述更加具體,從而使報考更有針對性,避免了大量“炮灰”和無效“分母”的出現,這從報考最熱崗位人數變化就可見一斑。
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以及公務員終將納入統一社會保障體系大趨勢的明確,也讓一些本來鐘情于“鐵飯碗”的人開始不再熱衷于公務員這一條“獨木橋”。不少人,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不愿意接受過多的“體制約束”,更傾向于選擇企業甚至自主創業,希望更大程度實現自我價值。
據了解,國家主管部門今年已出臺系列政策,來解決基層公務員待遇低、晉升空間不足等問題,但這些政策效果的顯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梢灶A見,在這些政策效果徹底顯現前,基層公務員的報考“熱度”難以明顯提升。
事件3:外企裁員潮頻頻出現,人才開始向國企、民企流動
伴隨著經濟低迷,去年全球范圍內又漸漸興起了一波波裁員浪潮。去年8月,匯豐宣布計劃在2013年之前裁員3萬人,拉開了大型跨國銀行的裁員序幕。2014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跨國公司裁員情況進一步加劇。在這一波新的裁員浪潮中,IT、電器行業等領域的大型跨國公司首當其沖。去年底,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決定于2013年底前完成全球員工總數縮減1.7萬人。今年5月,惠普宣布將于兩年內裁員2.7萬人。同在5月,一貫實行“終身聘用制”的日本松下公司總部首次大幅裁員。德國媒體日前報道稱,西門子也正在初步商討數以千計的裁員計劃……
與此前的裁員潮不同的是,今年跨國公司的中國區公司未能像以往一樣幸免。7月中旬,諾基亞正式表示,將關閉中國兩個區域銷售部并進行裁員。摩托羅拉移動在中國的裁員規模更是罕見,涉及北京、天津、南京等地。據了解,跨國公司的戰線收縮是全線收縮,不會只針對某一個地方。中國因為經濟增長形勢相對較好,所以這些企業收縮中國市場的時間延后了。裁員是減負求生的手段,但跨國公司的普遍不景氣,與中國國內企業不斷野蠻生長形成了強烈對比,此消彼長,國內的人才流動將出現逆轉,不再以去外企為榮,長期以往,跨國企業在人力資源上的優勢也將慢慢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