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五大敬業能力讓你脫穎而出
有人問李嘉誠,人與人之間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區別,比如有的人光彩富貴,而有的人卻窮困潦倒。李嘉誠解釋說,其實人與人之間從本質上說是沒有太大的區別的,如果說有差別的話,應該是態度,做人做事的態度最終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天地之別。
想想也是,人與人的“硬件”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比如大腦、眼睛、耳朵、鼻子等等,而且,上帝對所有的人最公平的,就是給每個人每天24小時的時間,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是24小時,不多不少。
在“硬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是什么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呢?是“軟件”。
“軟件”是什么?就是李嘉誠先生所說的“態度”,做人做事的態度。正是做人做事的不同態度,導致了不同的人生質量,不同的人生境界。這種態度體現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就是如何對待我們正在從事的工作,能不能以一種敬業的精神和態度對待自己的職業和工作。
敬業的員工,會勇于負責,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行動能力。他們不會像機器一樣,別人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們往往會發揮創意,出色地完成任務。一項任務完成了,他們還會問自己:還能不能完成得更快、更多、更好?還有沒有潛力可挖?還有沒有更好方法和捷徑?
也有一些人則想,何必那么認真呢?完成任務就行了,領導又沒有批評,自己也不是最落后的,干嘛自己給自己過不去!他們還會告訴自己,老板沒有讓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又沒有額外的獎勵!
這兩種不同的想法會明顯地導致不同的工作表現。前者精益求精,不斷精進,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刷新紀錄;而后者則一直平平淡淡,庸庸碌碌,在這些人的心中似乎“平平淡淡才是真”。
國外的一項調查顯示:如今學歷資格已經不是公司招聘員工首先考慮的條件,大多數企業最優先考慮的是員工的敬業精神,其次才是職業技能,然后是工作經驗。毫無疑問,在現代社會,敬業精神已被視為企業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需要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同樣,任何一個員工在企業中要想得到發展都離不開敬業精神。
敬業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一種稀缺的能力。
一、敬畏你的職業
敬業就是尊重、尊崇自己的職業和崗位,以恭敬和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和職業。所謂“敬”就是尊重,敬仰,謹慎,不怠慢,自始至終都謹慎不懈;“業”是指職業、學業、工作等。所謂“敬業”,就是以一種恭敬的態度專心致力于自己的職業、工作或學業,做到心無旁騖,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盡職盡責,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職業義務感。
尊敬所從事的職業是敬業的心理基礎。敬業要求從業者珍惜自己的職業榮譽,懷著一顆敬畏、尊敬的心對待職業和工作,堅守本行業、本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多做為本職業增光添彩的事情,不做褻瀆職業榮譽、給本職業摸黑的事情。
孔子在《禮記》中第一次提出了“敬業樂群”的思想。他認為,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應該做到“敬事而信”“執事敬”。宋代儒家集大成者朱熹對孔子的敬業思想進行了進一步闡釋,他說:“敬業何?不怠慢、不放蕩之謂也?!敝祆湔J為,敬業就是尊敬自己的職業,不怠慢自己的職業。
【案例】宋魚水:“我尊重自己的職業”
宋魚水是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經濟庭審判員。她獨立辦案十幾年來,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各類民商事案件千余件,其中有四分之一屬于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被當事人譽為“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好法官。
獨立辦案過程中,宋魚水也遇到過托關系、走人情的時候,她也有在人情面前矛盾的時候。因為人情,宋魚水也得罪了一些同學、朋友,而她更是從這些關系人情中,讀懂了當事人對法官的要求:“大多數百姓托人情,只是希望能得到一個公正的判決,只要公正,老百姓是會理解的,只要法官心中有一桿正義的秤,沒有解決不了的人情案。”
宋魚水反思法官職業時說:“我是法官,我吃的是官糧,我拿的是納稅人的錢,我的職業精神就是追求公平和正義。我喜歡這個職業,我不是希望通過它來獲取什么。法律人講究的是職業尊重,你尊重我的職業,我也尊重你的職業,即使別人不尊重,我自己也要尊重自己的職業。我會注意方式、方法把尊重的理念傳遞給對方?!?/div>
宋魚水認為,一個優秀的律師背后是百萬財產,一個合格的法官背后是清白樸素的生活。
敬業精神會讓從業者由衷地激發起職業自豪感、神圣感與使命感,在堅守職業操守、履行職業義務的過程中,從業者不僅會增強內在的自尊,而且也會獲得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二、嚴謹認真
嚴謹認真、一絲不茍是敬業的本質要求。嚴謹認真要求做事講規則,做人講原則,無論對人對已,自有一種尺度,如同過馬路,“紅燈停,綠燈行”,不論路口有沒有交警和車輛,嚴謹認真的人都會自覺遵守,這樣做或許會喪失一些時間與便利,但永遠不會有出軌與撞車的危險。
嚴謹認真要求對工作的每個環節步驟都考慮的比較細致,善于負責,精益求精,不推諉、不敷衍、不馬虎,業務技能追求精湛,工作結果追求完美。毫無疑問,嚴謹認真的人做人做事讓人放心,小到一個單位大到一個國家,工作的推動、制度的執行往往依賴嚴謹認真的人。
【案例】嚴謹認真的德國人
1944年,盟軍完成了對德國的鐵壁合圍,法西斯第三帝國覆亡在即。當時,整個德國籠罩在一片末日的氣氛里,經濟崩潰、物資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嚴重困境,食品短缺已經使無數人徘徊在死亡的邊緣。更糟糕的是,由于寒冷,又沒有足夠的燃料,人們也許無法挨過漫長的冬天。
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許老百姓上山砍樹。你能想象帝國崩潰前夕的德國人是如何砍樹的嗎?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們非但沒有去哄搶,而是先由政府部門的林業人員在林海雪原里拉網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殘的劣質樹木,做上記號,再告誡民眾:如果砍伐沒有做記號的樹,將要受到處罰。在有些人看來,這樣的規定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國家都快滅亡了,誰來執行處罰?
當時,由于希特勒作垂死掙扎,幾乎將所有的政府公務人員都抽調到前線去了,看不到警察,更見不到法官,整個國家處于無政府狀態。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全德國竟然沒有發生過一起居民違章砍伐無記號樹木的事。 摘自季羨林《留德十年》
這是季羨林先生在回憶錄《留德十年》里講的一個故事。目睹了這一幕,雖事隔50多年,他仍然感嘆不已。他說,德國人“具備了無政府條件,卻沒有無政府現象”。究竟是一種什么力量使德國人在極端糟糕的情況下,仍能表現出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自律?答案只有兩個字:認真。
因了這兩個字,德意志民族在經歷了上個世紀初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之后,又奇跡般地迅速崛起。如果說德意志是一個可怕的民族,那么,認真也是一種可怕的力量,它大能使一個國家強盛,小能使一個人無往而不勝。
三、專心專注
專心專注是敬業的實現途徑,也是職業成功的重要保障。專心專注就是既然從事一項職業,就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專心致志,而不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專心專注就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長時間的全力以赴,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科學家幾十天甚至幾百天乃至于一輩子重復著一個實驗是一種專注;外科醫生手術臺前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是一種專注;維修工為了解決一個設備技術故障,幾天幾夜堅守在設備旁,直到問題徹底解決也是一種專注,任何一項職業成果都需要專心專注的努力。
一個專心專注的人,往往能夠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特別是在遇到誘惑、遭受挫折的時候,他們能夠不為所動、勇往直前,直到最后成功。
與此相反,一個人如果耐不住寂寞、經不起誘惑,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好高騖遠、見異思遷,就不可能集中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干什么事情都只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對學業、工作、事業缺乏一種執著精神,結果一定是一事無成。因為“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
中學學習古文的時候,學過《庖丁解牛》這篇文章,說的是梁惠王的廚師,他在殺牛的時候,刀子所到之處如行云流水,似樂舞跌宕,一氣呵成。
【案例】庖丁解牛
梁惠王看到后佩服地說:哎呀,你的宰牛技術怎么這么爐火純青???
庖丁回答說:剛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里所看到的都是牛;三年以后我就看不到整頭的牛了?,F在,我憑著精神和心靈去宰殺牛,牛的生理結構已經了然于心中,而我的牛刀自然會在筋骨的縫隙中游刃有余了。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割斷筋肉。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砍斷骨頭。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仍然刀刃鋒利如初。即使是這樣,每當我碰到筋骨交錯的地方,仍然要小心翼翼,集中精力,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啊!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任何工作,只要鉆,就能精,只要精,就能成。
如果我們只從他人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工作,或者僅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工作,就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既不崇高偉大,又不體面瀟灑,工作自然是毫無生氣、單調乏味的,仿佛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吸引力和價值可言。不就是個機床操作工嘛,不就是個鍋爐工嘛,不就是個駕駛員、服務員、營業員、廚師嘛,有什么干頭兒?。?/div>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項工作都有自己的精致之處,都能夠做出非凡的成績來。即便是最普通的一件事,只要我們盡職盡責地去完成,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就一定會達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四、全力以赴
有不少人有一定的知識,有一定的智商,也有一定的能力,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們能夠成為而且應該成為各種各樣的非凡人物,但是,他們最終并沒有成功,原因何在?
也有一些人,剛開始的時候,論智商,論知識,論能力,都不如別人,看起來木訥愚笨,甚至是畏畏縮縮,但是,一段時間之后,這些別人看不上眼的人,卻在崗位上風生水起,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原因何在?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前者習慣于投機取巧,不愿意付出與成功相應的努力。他們希望到達輝煌的巔蜂,卻不愿意經過艱難的道路;他們渴望取得勝利,卻不愿意做出犧牲。而后者盡管各種條件不如別人,但是,他們凡事全力以赴,凡事盡心盡力,這些別人眼中的“笨鳥”、“菜鳥”們,一個個振翅高飛,翱翔在令人羨慕的天空。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全力以赴,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應該是人生的原則。不管從事什么樣的行業、職業、崗位,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后必定在獲得財務自由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案例】你竭盡全力了嗎?
24歲的海軍軍官卡特,應召去見海曼?李特弗將軍。在談話中,將軍客氣的請卡特隨便談談。卡特結合自己的擅長海闊天空地高談闊論了一番??墒?,在回答將軍的一些提問之后,卡特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多么的孤陋寡聞。
談話結束的時候,李特弗將軍問他在海軍學校學習時成績如何??ㄌ夭粺o自豪地回答:“將軍,在820人的一個班中,我名列59名?!?/div>
將軍皺了皺眉頭,問:“你竭盡全力了嗎?”
“沒有?!彼孤实卣f:“我并沒有竭盡全力?!?/div>
“為什么不竭盡全力呢?”將軍大聲質問,瞪了他許久。
將軍的這句話當頭棒喝,讓卡特終生難忘。
此后,卡特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去做!”每做完一件事情之后,他都要反省自己:“這件事我真的全力以赴了嗎?”在這樣的敬業精神的驅動之下,卡特最終成為美國第39任總統。
如果把工作比作航船的話,全力以赴、忠誠敬業的人總是堅守著正確的航向,即使有大風大浪,他們也能穩操勝券。全力以赴的敬業美德,是一種精神力量,讓人有足夠的耐心和韌勁面對工作中的繁瑣和困難。
漫不經心、庸碌無為、讓人看不起是一天;竭盡全力,業績顯著,讓人敬佩也是一天。要緊的是如何選擇自己的態度。當敬業精神增加一分,別人尊敬也會增加一分。全力以赴的敬業結果就是受到重用和獲得無處不在的發展機會。
五、塑造自己
人生其實就是一項塑造自己的工程。一個上了年紀的木匠準備退休了,雇主感激他多年的服務,便讓他建最后一幢房子。木匠答應了,可他的心思已不在干活上了,于是馬馬虎虎,偷工減料地把房子蓋好了。完工后,雇主拍拍木匠的肩膀,誠懇地說:“房子歸你了,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蹦窘丑@呆了,如果他知道他是在為自己建房子,他一定會用最優質的建材,最高明的技術,可是現在呢,卻建成了“豆腐渣”工程!
是的,我們每天砌一塊磚,釘一塊木板,壘一面墻,最后卻發現,我們不得不住在自己建成的房子里。人生就是一項自己打造的工程,我們的每一分努力,每一個選擇,都在決定著自己未來人生這座“房子”的質量。
有的人工作時間長了就會覺得乏味,甚至也有放棄的念頭。可是,當認識到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時就會不斷地對自己說:對自己負責,不斷地督促自己進步,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站住腳跟,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敬業的員工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到任何公司都會受到歡迎。相反,怠慢工作的員工,投機取巧或許能讓他獲得一時的便利,但卻在心靈中埋下隱患,從長遠來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回憶他的第一份工作時說:“我永遠忘不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簿記員的經歷,那時我雖然每天天剛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辦公室里點著的鯨油燈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從未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著迷和喜悅,連辦公室里的一切繁文縟節都不能讓我對它失去熱心。而結果是雇主不斷地為我加薪?!?/div>
洛克菲勒認為,收入只是工作的副產品,做好你該做的事,出色地完成你該完成的工作,理想的薪金必然會來。他說:“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勞苦的最高報酬,不在于我們所獲得的,而在于我們會因此成為什么。那些頭腦活躍的人拼命勞作決不只是為了賺錢,使他們工作熱情得以持續下去的東西要比只知斂財的欲望更為高尚他們是在從事一項迷人的事業?!闭锹蹇朔评盏木礃I精神,才使他擺脫了貧困,創造了他的石油帝國。
敬業的人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公司也會樂意在他們身上投資,給他們培訓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技能,讓他們擔當更大的責任。忠誠敬業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得到別人的信賴,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他們都會有成功的機會。
上一條:
只要八點,速成一份最保險簡歷
下一條:
你患職場“技能焦慮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