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簡歷是敲門磚。要在一頁紙的表述內,讓HR覺得你適合所投的崗位,其實并不容易。簡歷做得不合適,就無法把自己的優勢展示出來,白白錯過好機會~
當然,萬事都有“套路”,今天就來談談我對簡歷寫作的一些心得吧!
1.一份工作對應一份簡歷
就個人來說,我十分不建議用通用的簡歷模板來做簡歷。每份工作對應一份簡歷,這是我做簡歷時一直堅持的一個原則。
每投不同的公司,都會針對這家工作單獨做一份簡歷。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你投出去的簡歷更加具有針對性,通過用心使用詞句,會讓HR認為你與崗位匹配度比較高,從而獲得面試機會;
第二,這樣做更顯誠意,會獲得人情加分,面試幾率也會相應提高。
2.突出自己的優勢和亮點
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都想直接看“干貨”,其實HR在讀你的簡歷時,也想最直接地看看“你能干啥”,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優勢凸顯出來,讓人眼前一亮!
那么如何突出優勢呢?首先我們要知道HR需要什么樣的人,然后“投其所好”(當然前提是你真的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這與我上一條提到“一份工作對應一份簡歷”的道理是相通的。
假設你要投一份工作,那么你的簡歷,一定要對照招聘網站上的要求來改!不要想到什么就寫什么。
舉個栗子:
1.針對第一條:首先篩重點——學習、媒體。那么你可以寫,你利用業余時間,通過XX媒體平臺學習積累,對新媒體行業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可以簡單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如果有發布過關于這方面的文章就更好了;
2.針對第二條:篩重點——微信公眾號。你可以寫關注了多少個公眾號,切記這里不能以量取勝,還要寫通過這些公號你收獲了什么,如果能稍微介紹1-2個你特別喜歡的公號,會加分~
3.針對第三條:篩重點——文筆。你可以寫平時喜歡閱讀積累和寫作,如果之前從事的工作與文字相關,一定要仔細描述一下;如果不相關,就說平時自己非常喜歡寫作,在XX平臺發布過多少文章,收獲了多少粉絲等等,一定要讓HR感受到你在這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
……其他項不再贅述,get到重點了吧~
3.別說你做過什么,說說你做到了什么
很多人寫簡歷的時候,喜歡把自己的工作內容全都羅列上去,這樣其實很低效。
舉個栗子,同樣是銷售,一個業績第一的銷售,和業績倒數第一的銷售,都可以把工作內容寫為“拜訪客戶、向客戶展示公司的最新產品及操作方法、收集統計客戶反饋”等等,這樣HR是無法看到你的獨特之處的,因為這需要結果來考量。
對,就是結果!如果你是銷售,可以寫自己單月做到多少萬的業績,連續一年都是公司的銷冠;如果你做自媒體,可以寫自己運營公號平臺,多少天之內發布了多少篇原創文章,收獲了多少粉絲,等等,一定要把結果量化,直接呈現出來!
4.感情牌
這個方法適用于跨行,因為我最近找工作,是跨到了基本不相關的行業。
在做簡歷之前,我思考了很久,如何才能讓HR一開始看到我的簡歷時,就對我產生良好的印象,而不至于一看我沒有相關經歷就直接淘汰掉。
我想出來的方法,就是寫一小段“前言”,即在正式介紹自己的經歷時,先簡短寫兩三句話,目的是讓HR覺得“這個人雖然沒有相關經驗,但一直有一些積累,而且態度非常誠懇,可以一試試”。
我這次找工作就使用了這個方法,一方面突出了自己幾年來文字功底的積累,另一方面凸顯自己的誠懇、及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
這段話的內容全憑個人自由發揮,目的是一開始就獲得HR認同和好感。
5.注意一些小細節
除了簡歷的內容,簡歷文檔的名字和郵件的名字(有些簡歷直接發送至HR郵箱),建議改成“姓名-投遞職位-工作經驗”的格式,比如我想投遞編輯崗位,我會寫“小滿-編輯-3年經驗”,這樣簡歷的重點一目了然。
其實這是從HR出發而考慮到的,因為HR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簡歷,據說有的HR在每份簡歷上停留的時間不超過10秒鐘,改成這樣的文件格式可以大大幫助TA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首先就獲得了好的印象,那么接下來的事情就會順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