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vdrtz"><th id="vdrtz"><track id="vdrtz"></track></th></form>

      <address id="vdrtz"></address>
      <address id="vdrtz"></address>
      <address id="vdrtz"></address>

        <address id="vdrtz"></address>

        歡迎登錄肇慶中青人才網!請 登錄免費注冊
        更多服務
        職場干貨來了!什么時候才是跳槽的最佳時?
        日期:2018-10-29 瀏覽

        從上學,到畢業求職,再到跳槽,相信每一個職場小白都有一段找工作、換工作的辛酸史。有的人一跳躍入龍門,但也有的人一跳掉進深淵。休完春節假期、領完年終獎的你,此時是不是正在心里長草,預謀跳槽呢?

          什么工資獎金低啊、同事難相處啊、上升空間小啊,甚至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啊,都能成為堂而皇之的跳槽理由,甚至有人已經腦補無數次霸氣的畫面:當面炒老板“魷魚”。身邊就有跳槽成功的例子。小李本科畢業后進入一家公司工作,一開始每月5000元,一年后,公司給他加薪漲到了6000元。要知道,像他這樣一年能漲20%的還是少數人。過了一年,很多同期進來的同事都跳走了,而他在干了3年后也選擇了跳槽,作為一個有3年工作經驗的員工,他的月薪直接漲到了12000元。如果繼續留在原來的公司,要漲到這個數最少還得要3年?!∈遣皇敲總€人都能像小李一樣幸運,實現工資翻倍呢?要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能丟掉原來的工作,又有好單位順利接盤,肯定非常開心。但要是辭了職沒有找到下家,可就不好玩了...... 有一家獵頭網站就對2017年春季跳槽的員工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對跳槽結果非常滿意的只有6.67%,而明確表示不滿意的則有23.33%。這么看,跳槽也不一定都能完美著陸,所以咱們還是先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看這件事,避免一時沖動,別“撿了芝麻丟西瓜”?!∵@里就要說說了,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做機會成本,如果你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不得不放棄另一樣東西,那放棄的東西就是你得到這樣東西的機會成本。換句話說,你可以簡單理解為,自己為了達到某項目的,而不得不放棄的最大價值。

          在衡量機會成本的時候,除了金錢,時間也是成本,壓力也是成本,各種小情緒都可以是成本。好工作可不只是“錢多、活少、離家近”,還要分析個人的成長空間、發展方向等等。只有通盤考慮,你才有可能做出比較適合自己的判斷。那什么時候才是跳槽的最佳時機呢? 有的人會覺得,當自己干得不順、遇到瓶頸時就該換工作了,但這種想法不是理性的。按照機會成本理論,換工作的最好時機,其實是你在目前工作上的狀態和成就達到巔峰的時刻?!∫驗樵谶@個時候尋找下家,你的機會成本是最高的,你的狀態也最從容,所以你才會最充分,最全面,最徹底地考慮自身價值和訴求,絕對不會委曲求全。你會用最嚴格苛刻的眼光來判斷下一家的機會。在這種自我感覺最好的狀態下尋找到的機會,才有可能全面超越現有的工作。如果反過來,你處于工作的低谷期,或者遇到了挫折想離開,你很難把自己對下一家的要求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標準。如果下一份工作在某方面正好彌補了現有工作的缺憾,那這一點也會被下意識地不成比例地放大,容易導致整體判斷上出現偏差。

          話說回來,從新公司的角度來思考,他們想招到一個優秀的人,而不是一個在現公司舉步維艱的人。還是那句話: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努力保持優秀,才是高點起跳的前提。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