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里,長期堅持在一個地方,可以積累經驗,熟悉行業,如果機遇不錯,遇到伯樂,可以有好的提升,企業喜歡用忠實的人。也有很流行的觀點說,年輕人要踏實,不要老想著跳槽,然而個人在工作中有飽受煎熬,跳還是不跳,這是個糾結很多人的問題。那么年輕人究竟該不該跳槽呢?
現在發現,很多90后,95后的孩子特別喜歡跳槽,從不擔心生活開銷,只要遇到一不開心的事就辭職,想休息就在家待幾個月,這也無可厚非。
我家有一個親戚的女兒最近也在找工作,她說:“最好是薪水高一點,工作輕松點,時間還只有,還受人尊重……”
她的爸爸嚴肅的對她說:“這樣的工作也有,我們公司的老板的職位挺符合你的要求的?!?
我在旁邊也跟著笑了起來。
沒有一種人生不辛苦,哪怕是老板也有可能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職場新人,先把自己放低點,才是明智的。
我想做什么?——我的職業目標
我能做什么?——我的能力優勢+周邊資源+生活現狀
我想要什么?——什么對我是重要的:金錢?地位?獨立?成就感?
有人剛開始工作,就一臉惆悵地來找我:“我真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又不知道要做什么,我好迷茫?。吭撛趺凑覝首约憾ㄎ??”
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很理解也很無奈,不喜歡現在的工作,這是職場初體驗,如果有大數據統計的話,我敢保證,有大部分人都不喜歡第一份工作。
那不喜歡的原因是什么呢?
1、有一多半是因為缺乏職業基本素養和職業能力,搞不定工作,而壓力和挫折一定會帶來負面感受,不喜歡是正常的。
2、除此之外,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這是個大問題。
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更多的探索與嘗試。不過前提是你得有獲得嘗試機會的能力,以及能正確地嘗試。
不然,頻繁換工作,甚至換行業,只是從一個職業初級到另一個職業初級,體驗到的也總是不斷入門的挫敗感。
所以,初入職場,或者剛剛轉型到一個新領域,一定要潛心提升能力,就像王者農藥一樣,打怪升級。
即便是不喜歡,也是在一個工作崗位上至少做到及格之后才有資格換。
而不是不喜歡,干不好,干不好就跳槽,一年跳三次,越跳越失敗。
而這個時候,你在一個領域里積累的職業能力,溝通、寫作、PPT、學習、執行……先問自己這些基本的職業技能和素質都學習了嗎?
都合格了嗎?如果沒有學習沒有及格就不要說自己迷茫,迷茫多半的原因都是因為一個字“懶”。
學好這些職業基本技能可以遷移到別的職業里去,特別是剛剛工作的前五年,是踏踏實實為自己今后打基礎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