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之初的半年里,我一共換過3份工作,當我想換第四份工作時,姐姐問我:“你畢業到現在有沒有一份工作超過3個月的?”一句話問得我啞口無言。
大學剛畢業時,我跟同學一起到西安一家相當不錯的公司應聘,當時面試官看了看我們的簡歷什么都沒問,就直截了當地說:“不好意思,我們想招一些在社會上摔打了幾年的有經驗的老人,暫時不考慮用應屆生,應屆生工作不夠穩定。如果3年之后你們還想進來,我們隨時歡迎。”我們為了這個面試倒了3趟車,穿越了整個西安市,面試官一句話就打發我們離開,當時心中確實很不是滋味。我們很生氣地相互抱怨說“經驗又不是天生的”。
可是事實如此,我們被擋在大門之外,無論說什么都無法改變。很多應屆畢業生大都會遇到這種問題,而很多企業在招聘時也會直接寫上這方面的要求:3年或幾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當時我們總認為這是一種歧視,現在看來,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奈。
“應屆生工作不夠穩定”這句話到今天我才完全理解,這是一種相當中肯的否定。畢業之初的半年里,我一共換過3份工作,當我想換第四份工作時,姐姐問我:“你畢業到現在有沒有一份工作超過3個月的?”一句話問得我啞口無言。
調整好心態之后,我告訴自己不管發生什么事都要堅持至少3年。現在做這個工作近一年了,看著公司不斷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看著同事一個個離開,而這些同事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應屆畢業生,我才真正明白了他們說的“應屆生工作不夠穩定”的含義,也弄清了“不夠穩定”的原因。在此,我將這些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對正在找工作,或者正在思考未來工作的新人有所啟示。
首先,將公司幻想得過于完美
之所以將這個問題作為首項,是因為這是決定性的原因。在初入社會的人的眼中,由于不斷接受正面的新聞報道,總是看到一些大公司輝煌的報道,就會認為這些公司應該是完美的,公司會有合法的勞動合同,有三金一險保障,有合理的晉升制度,有人性化的休假制度,有親和友善的同事當這一切被認為是理所當然而現實卻并非如此時,頻繁跳槽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隨著在公司的時間一天天延長,對內幕知道的越來越多,很多新進員工會出現心理不安和不滿:怎么公司質量總是出問題,不是說質量特別好嗎?售后服務怎么總是跟不上,老有人投訴,不是承諾得很好嗎?怎么業務經理會搶業務員的業績,他不是拿總提成嗎?怎么三險一金現在還沒交,不是說試用期一過就交嗎,怎么三險一金現在還沒交,不是說試用期一過就交嗎?我相信諸如此類的問題,新人們還能列出一大堆來??傊舅l生的事樁樁件件都與自己的預期不一樣,或者與公司招聘時的說法不一樣,于是就心灰意冷,覺得受到了莫大的欺騙,漸漸對工作對公司失去了熱情和動力,認為自己繼續留在這里是浪費時間,是時候離開了。
問題是,換了工作之后這些問題并沒有結束,到一個新環境慢慢就會發現,這些問題陰魂不散一樣又都接踵而至。于是在一次一次的換工作中,慢慢地對工作對公司有了清醒的認識,不再心存幻想,漸漸成為企業歡迎的那種穩定性員工,與應屆生相比就有了競爭優勢,通常這個時間會是3年左右。
其次,沒有職業生涯規劃
通過廣東西部的人才網站上調查肇慶人才網、云浮人才網發現通常,新人不知道自己的職業目標是什么,更沒有將目標分解,他們抱著就業的心態去找工作,找到之后并沒有考慮自己應該怎么做,而是上司怎么交待就怎么做。
大家知道信念的力量能推動人前進,甚至能讓人為它付出生命,而目標正是我們的信念。沒有職業生涯規劃的人,過一天算三晌,不管明天要干什么,今天分配的工作今天完成就行,就如同將自己置身于荒漠之中,看不清方向,四面八方都是黃沙,在原地打轉中耗盡自己的信心和熱情。
其實,這兩個問題并不難解決。新人在找工作之初,就應做好“這個公司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去面對、去解決”的心理準備。企業如同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它會跌倒、會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它必須時刻保持學習能力,否則明天就可能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所以企業永遠在摸索著前進。作為新人,我們也應該跟它一同前行,一起進步。
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建議最好將自己的職業目標列出來,不管學不學徐鶴寧寫不寫夢想板,是不是將目標掛在床頭天天看,至少在自己的心里一定要有一個這樣的夢想板,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再將這個目標一步步分解,每天照著自己的計劃執行,不管公司發生多么讓人受不了的事,你都會因為完成了今天的計劃又向目標邁進一步而高興。堅持下去,沒準哪一天你就會發現,原來你就是真實的杜拉拉。
當一個企業沒有因為你是新人而將你拒之門外,而它又在你的職業規劃之列,那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吧,美好的明天在向你招手。